
25縣市趴趴走,最有感觸的大概就是偏遠地區。
98年十一月初,我們依據行程到澎湖去訪視,清晨,六點我就到了松山準備出發。
出差最痛苦的大概就是早起,尤其是離島地區。如果不撘早班飛機,就會延誤學校的相關作業流程,不是我們樂見的。所以委員們都很辛苦。
距離上次到澎湖應該是兩年前的事情了。
入冬的天氣不穩定,還好澎湖的飛機都還是照常起飛。
第一次冬天在澎湖。天氣陰陰的。和我印象中的不太相同。
入冬的澎湖有總憂鬱的氣息
早上我們到了一所國中讓我有奇異的感覺
我發現了,我第一次到了這樣安靜的國中。
通常學校都有鬧哄哄的生氣,第一次到這裡,下課時間也聽不到學生們的喧嘩。

孩子們上課人數真的頗少。和我以前國中時候幾十個人的感覺真的差很多。
入班觀察,和老師們訪談,教授和校長們相互討論,給了老師們一些意見,小班級人數少,不過我想活動可以做的更多,讓孩子們可以獲得更精緻的教學。

下午挑了個離開馬公市的地方,往白沙鄉走。很幸運的天空漸漸換了顏色。

果真出差的感覺和自己來玩耍不太相同,出差坐在公務車哩,只能快點拿著快門往外拍。
台灣很多地方開始有風力發電的裝置,開始有著綠色能源。

剛好委員們遇到老朋友,我們就到通樑古榕附近的小吃店吃午餐。
在矮矮的老房子裡,簡單的海鮮小吃店,充滿澎湖人的人情味。
在地人不愧是在地人,叫了滿桌的好菜。
滿滿桌新鮮的魚,海參,海菜湯。澎湖的特有青菜,很有澎湖味。吃著飯大家拋開自己的身分,就單純的就著朋友的身分聊聊天,聊著澎湖的發展,聊著澎湖的教育,校長們老師們很多都是回到家鄉來服務的,為孩子們的成就感到驕傲,也嗅到的淡淡社會變遷的無奈。
跟校長問起小吃店附近的仙人掌冰小攤子在哪。說著說著校長帶我們進入他們的家裡。
原來下午還沒開始擺攤,以前都是老爺爺老奶奶擺攤,現在已經由第2代接手了
仙人掌果整個處理過放到冰凍庫裡,一球球挖起來真材實料啊
記得,要這樣冰冰軟軟的,吃的到果肉的感覺,才是易家好滋味。
好懷念的跨海大橋,讓我想起好多好多在澎湖美好的時光。
吃飽喝足我們在搭著車到下午訪視的學校上工,天空漸漸晴朗,恢復了我熟悉的澎湖色彩。
講美國小,只有一棟校舍,六個班級加起來大概50個孩子左右。
不過孩子們擁有超大的操場,和廣闊的藍天啊。
簡單的聽著校長報告學校概況,才知道有大部分的孩子們都到台灣去打棒球賽了。
所以學校老師只有一半,學生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數。
孩子們在上音樂課,校長說今年多聘了這個音樂老師,所以可以讓孩子們有正常的音樂課了。
開始這個工作,我才開始思考小學時候的我到底上了什麼課程。
我記的音樂課一直是我的瓶頸,只記得有開心的唱遊,開心的唱歌,沒學啥樂理,我也不會小豆苗。
所以進入國中,有段頗辛苦的歷程,因為每次要考樂理還有考聽音階,我都用猜的。
樂器我也搞不清楚是啥樂器。
看著孩子們有專業的音樂老師教導,真替他們開心。
每到一個學校看著佈置,大概就可以知道孩子們學過些什麼東西。
我很喜歡這個磁磚的塗鴉
喔~澎湖盛產的河豚
好多好多的陶土作品,如果都把它弄在牆上,我想會是很棒的裝飾品
我很喜歡這圍牆上的塗鴉,校長說孩子們接觸藝術的部份少,只好在學校多呈現一些。
學生人數很少,在這樣大的校園是幸福,不過當然打掃也是頗累的了。
簡單的訪問了老師,看了老師上課,依據工作流程完成了當天的工作。
校長順道帶我們參觀了一下學校,在這裡孩子們也許不缺乏書籍,也不缺乏很多設施。
缺乏的大概是專業的師資,和課後的照顧。畢竟在這裡隔代教養和家庭注重的點也不盡相同。
也許回家需要幫忙做生意,整理漁網,而不是寫自修。
這也許是孩子們競爭力差異的地方。
講美,雖然校舍沒有很美,不過我偏愛這四處都可以看到廣闊天空的地方。
好像東海教堂旁一圈的樹,也就是我門所謂的天際線。在這裡沒有高樓大廈,也勾勒出屬於講美的天際線。
2009。11。10。澎湖。講美國小。